听课后怎样评课_世界时快讯

互联网 2023-06-15 18:49:02

1、怎样听课 评课 热 ★★★ 怎样听课 评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851 更新时间:2005-9-10 22:35:04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关资料图)

2、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

3、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

4、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可让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

5、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大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

6、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

7、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8、 一、怎样去听课? 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9、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10、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11、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12、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

13、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14、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15、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16、 3、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17、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18、 4、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19、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0、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21、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22、 二、教师如何评课(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23、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24、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25、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6、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27、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8、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

29、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0、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31、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32、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33、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34、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

35、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

36、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37、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

38、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39、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或殴打能够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40、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

41、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42、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

43、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44、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45、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

46、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7、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48、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49、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50、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

51、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52、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53、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54、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

55、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56、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57、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58、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

59、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

60、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

61、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62、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63、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

64、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65、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66、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

67、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68、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69、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70、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71、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72、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73、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

74、”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75、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76、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77、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78、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79、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

80、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商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